来源:浙江日报
2023-02-14 13:56:39
(资料图片)
近日,有两则关于彩礼的新闻引发热议。一则是甘肃定西对彩礼“限高”半年多来,已有七成彩礼控制在5万元以内,平均为4.9万元,比行动前下降10.9%。另一则是江西乐平警方对外公布,网传“88万元彩礼逼死人”实为谣言,但当地近期正全力部署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,决心刹住“高价彩礼”歪风邪气。
新闻一出,就有人发问:一纸禁令能否管住“高价彩礼”蔓延之风?显然, 我们难以指望短时间的集中整治乃至一纸禁令能从根本上奏效,但这样的新闻反复曝光,也显示全社会合力遏制高价彩礼的急迫性。无独有偶,2月13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扎实开展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。
彩礼有其历史渊源和风俗意义。古代婚姻重视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、明媒正娶,男女双方结婚须经过种种仪式。聘礼是表示男方诚意和礼数的方式之一,它虽附着于金钱之上,但不是一种金钱关系,核心是“礼”,而非“物”。
而近年来彩礼饱受诟病,则是因为其加上了“高价”两个字作为前缀。翻看新闻:莆田彩礼普遍达78万元、江西一银行推出最高30万元的“彩礼贷”“男子凑不够50万元彩礼,女友被家人强行拖走”……数额越来越大、要求越来越高,甚至有人称“没钱不配结婚”。
究其原因,彩礼在不少地方俨然成为衡量社会价值和声望的标准与符号。这些年来,随着市场化、商业化浪潮的涌动,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也逐渐滋生蔓延。于是,经济实力、身份地位等物质条件成了衡量个体价值、婚姻价值的工具,在“你攀我比”中,作为民俗的彩礼逐渐变了味,异化为一个家庭对外的“面子”,偏离了作为婚姻之“礼数”的初衷。
适度的彩礼是社会风俗,但高价彩礼却是社会流毒。一方面,动辄几十万元的彩礼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是真切的经济压力,有人因送出高价彩礼返贫致贫,有人因拿不出高价彩礼由爱生恨……另一方面,也有不少家庭打着彩礼的名头,毫不避讳地索要高价彩礼,试图以婚谋财。这种歪风邪气有违婚姻本质,有违公序良俗。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。整治高价彩礼、推进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,而要以机制、人文、良俗软硬结合,循序渐进,久久为功。
用好体制机制“硬抓手”。“村看村,户看户,群众看干部”,在农村,各级党员干部的言行是引导老百姓抵制高价彩礼的重要一环。不少地方在发动高价彩礼整治活动,整治要取得实效,关键是形成党委领导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,特别是发动党员干部起到带头示范作用,身体力行当好移风易俗宣传员、引导者和排头兵。
高价彩礼关乎乡风民俗,要铲除思想上的根子,更要靠“软宣传”。应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方法,开展各项倡导结婚零彩礼、少彩礼的宣传活动,让移风易俗成为风气,让老百姓打心眼里明白、认同彩礼是一种礼数,而非一场交易。唯有以文化人、以柔克刚,才能逐步补上老百姓思想上被腐蚀的“虫洞”,涵养正确的认知和社会氛围。相信随着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多元、公众文明程度提升、精神涵养丰富,彩礼重回“礼”的本质只会是时间问题。(刘晓庆)